- · 《东南国防医药》期刊栏[01/26]
- · 《东南国防医药》投稿方[01/26]
- · 东南国防医药版面费是多[01/26]
东南三贤与鹅湖之会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南宋孝宗乾淳时期有很优容的政治环境,是中国思想史上发展的一个巅峰阶段,朱熹有力推动了道学派的扩容。浙、闽、湘、赣四大门派,其中江西以陆氏兄弟为代表的心学已成雏形。
南宋孝宗乾淳时期有很优容的政治环境,是中国思想史上发展的一个巅峰阶段,朱熹有力推动了道学派的扩容。浙、闽、湘、赣四大门派,其中江西以陆氏兄弟为代表的心学已成雏形。因为心性各派的观点有所差异,所以促使了理学思潮和书院制度上的密切关系,各自都为了振兴儒家学术的思想道统,并建立起一个以儒家伦理为核心,并兼收佛道两教宇宙论和思辨方法的理论体系。他们就各自利用书院作为自己的学术基地和教育载体。使书院得以蓬勃发展和延续传承。
东南三贤
东南三贤是对南宋三位理学家吕祖谦、朱熹、张栻的并称。乾道三年(1167)朱熹带着诸多教育改革的理念思想不远千里从福建崇安启程,由学生范伯崇、林择之随行,至九月初抵达湖南长沙,与当时主教岳麓书院的张栻相会讨论思想教育的学术问题。张栻是湖湘地方学派,认为“心为己发,性为未发,与此相应”,在进德之序上提倡先察识后持养,朱、张会讲的主题是“中和之辩”。以朱熹接受湖湘学派的“性为未发,心为己发”,“先察识后持养”等观点而结束。两年之后,朱熹的一些学术观点又发生了变化,而张栻后来的诸多观点也接近于朱熹。这样朱、张形成了统一战线,影响了当时南宋朝野。而张栻因调任静江帅府,暂离岳麓书院,未与淳熙二年东南三贤与江西学派的鹅湖之会。
淳熙二年(1175)4月,吕祖谦再带潘淑昌从婺州启程前往武夷山崇安五夫里同朱熹相会,用了四十天的时间,共同合编了一部我国哲学史上的第一部《近思录》辑稿,全书共分十四卷,六百二十二条。分别从周敦颐、张载、程颢、程颐的著述中摘取。这部书作为弟子后学入圣门的必读之书,构筑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。
对陆九渊的心学,吕、朱、张的态度并不同,张栻把陆九渊的心学直接看成是一种如佛说一样的邪说,淳熙元年他在给朱熹的信中第一次明确表示了这种看法:“蕲州之说浅陃不足动人,自是伯谏天资低所致;若临川其说方炽,此可虑者。”吕祖谦的态度比较折衷,他因为也曾向无垢问学而同陆氏兄弟有一种精神上的共鸣。吕祖谦并不以为陆氏兄弟之学是异端邪说,反而一再称赞陆务实、笃实。所欠的只是成就之。朱熹的看法同张栻比较接近,到淳熙元年他对陆氏兄弟的看法明确起来,他在同张栻、吕祖谦论心说的通信中两次提到陆九渊,直以陆九渊的心学为禅学。
鹅湖之会
淳熙二年(1175),朱、吕、陆的鹅湖之会就在吕、朱、二陆四人这种微妙交织的思想矛盾关系中开始了。极有意味的是当朱、吕两人在寒泉精舍统一思想时,陆氏兄弟两人在会前也先做着统一思想的工作。兄弟两人本来思想也不完全一致,在朱、吕来到鹅湖前一天,陆九渊对陆九龄说:“伯恭约元晦为此集,正为学术异同,某兄弟先自不同,何以望鹅湖之同?”经过一天的辩论,最后陆九龄完全倾向了陆九渊,表示“子静之说极是”。又经过一夜思索,陆九龄把两人的基本看法酝酿提炼成一首诗,第二天一早便吟给陆九渊听:
孩提知爱长知钦,古圣相传只此心。大抵有基方筑室,未闻无址忽成岑。
留情传注翻蓁塞,着意精微转陆沉。珍重友朋相切琢,须知至乐在于今。
在会见前,陆九龄之被陆九渊所说,正如吕祖谦之被朱熹所说一样。陆九渊对陆九龄第二句犹不甚满意,他一路上想好了一首和诗。到了鹅湖寺与朱熹、吕祖谦相会,论辩从吕祖谦先问起陆九龄别后学问新功开始,陆九龄诵读了自己这首诗,才读到第四句,朱熹就对吕祖谦说,子寿早已上了子静船了也!接着朱熹同陆九龄展开了论辩,陆九渊插上来说:“某在途中和得家兄此诗。”他便诵读了自己的和诗:
墟墓兴衰宗庙钦,斯人千古不磨心。涓流积至沧溟水,拳石崇成泰华岑。
易简工夫终久大,支离事业竟浮沉。欲知自下升高处,真伪先须辨只今。
当读到“支离事业竟浮沉”时,朱熹顿时脸上变色。诗读结束,朱熹显得很不高兴,第一天的论辩也就到此暂告休会。在第一天中,朱熹和陆九渊的矛盾已经全部摆出。陆氏兄弟的诗都是从道在吾心出发主张简易的发明本心,而反对朱熹的格物致知,读书穷理。陆九龄认为,“孩提知爱长知钦”是本自《孟子》的“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其良能也;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孩提之童,无不知爱其亲也;及其长也,无不知敬其长也。”是借孟子的良知良能论述陆九渊的心即理、本心自善,同陆九渊说的“孩提之童,无不知爱其亲;及其长也,无不知敬其兄。先王之时,庠序之教,抑申斯义以致其知,使不失其本心而已。尧舜之道不过如此。”如出一口。所以诗的第二句便落到“古圣相传只此心”,陆九渊对这句诗“微有未安”,是因为他认为人人皆有此本心,不独“古圣”才有,他用“斯人千古不磨心”纠正了陆九龄的看法。同发明本心相反的是朱熹的读书注经,陆九龄用“留情传注翻蓁塞”微讽朱熹的好作经注传疏反使本心芜塞,而以“着意精微转陆沉”慨叹尧舜孔孟发明本心的精微之学千年来的沉沦埋没,不被人知,隐然有以陆九渊上接尧舜孔孟心学道统的用意。但他诗中并没有提到如何发明本心。陆九渊的“涓流积至沧溟水,拳石崇成泰华岑。”便道出了发明本心的方法,认为保此本心必须“日夕保养灌溉,使之畅茂条达。”“根本苟立,保养不替,自然日新,所谓可久可大者,不出简易而已。”这两句诗本自《中庸》,原是《中庸》用来论述天地之道的博厚高明悠久,陆九渊借用来说明发明本心必须诚,保养以诚,至诚不息,便可久可大,成己成物,这就自然接上了《易·系辞》说的“乾知大始,坤作成物;乾以易知,坤以简能;易则易知,简则易从;易知则有亲,易从则有功;有亲则可久,有功则可大;可久则贤人之德,可大则贤人之业。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。”所以他以自己的发明本心为博悠。
文章来源:《东南国防医药》 网址: http://www.dngfyyzz.cn/qikandaodu/2021/0209/368.html
上一篇:川东南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发育特征
下一篇:东南网架:两大主业齐头并进